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邗江区旅游

邗江区旅游景点介绍

古邗沟故道
  京杭大运河·古邗沟故道位于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自螺丝湾桥至黄金坝。又称邗江、邗溟沟、中瀆水。 春秋末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下开凿,以沟通江淮,是我国最早的人-河,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点。 今螺丝湾桥至黄金坝东西向一段为古邗沟遗迹,长约1450米,宽50-60米,两侧淤积层约20-25米,当中河床现为10米左右。中段有“邗沟桥”跨水上,桥南原有大王庙,供奉吴王夫差和吴王刘濞。……[详细]
  滩田堤坝遗址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子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宋,占地面积4644平方米。堤坝全长258米,高4.5米,上宽10米,下宽18米,夯筑,截面呈梯形。南北贯穿古雷塘,古槐泗河自南端穿过,缺口处原似有涵闸设施。1984年初,当地筑路挖穿北端约10米,内含遗物最晚为宋瓷碎片。这与《宋书地理志》于扬州城北筑堤屯田的记载相符。……[详细]
  焦循墓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面积318平方米。焦循世居清代扬州府甘泉县黄珏桥镇南首焦庄(今邗江方巷),因此焦循墓坐落于此。2014年,方巷镇曾对焦循墓进行修缮。乡人曾偶然发现了焦循墓原始墓碑,为汉白玉材质,碑文题有“焦公墓”。经测量,该碑整体通长132厘米,宽50厘米,厚7厘米。“该墓碑保存完好,碑文字迹清晰,经多方考证,这块碑文中的‘丁丑年’即1937年。”焦循字理堂。原居甘泉县,即今邗江区方巷镇人(原黄珏镇黄珏村人)。生于清乾隆28年(1763),卒于嘉庆25年(1820)。嘉庆6年举人。是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淡于仕进,潜心精读、著述,学识广博、显名于世。他一生研究涉及经、史、历算、音韵、训诂、诗词、戏曲、医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被“一代文宗”、……[详细]
  双颉双墩汉墓位于邗江区杨庙镇双颉村双墩公墓西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乾隆御诗碑原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实验小学(原锦春园遗址内),1984年移至瓜洲镇宝石工艺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立。碑高0.98米,宽2.25米,厚0.33米,右上角缺损。碑边线阴刻,饰以八龙戏珠图案。诗文行书阴刻,竖排14行,共70字。有御印2方。诗为七言诗文。乾隆帝第三次南巡,途经瓜洲,游私家园林吴园,盛其景,赐名“锦春园”,作锦春园即景一首,园主勒石建亭供奉,咸丰年间园亭俱毁。锦春园原名吴园,据《瓜洲志》记载:吴园位于瓜洲城西北陈家湾北,为乾隆南巡驻跸之地,乾隆十六年(1751)赐名“锦春园”。……[详细]
  王羲之心经碑位于邗江区瓜洲镇三汊河高旻寺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惟华天中塔碑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高旻寺来果纪念堂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清顺治乙未(1655)秋九月吴惟华立。碑方首抹角,方座,通高1.95米,宽0.95米,右下角略有残损。吴惟华,顺天人,明末诸生,降清后封恭顺侯,官至户部右侍郞,碑文《天中塔记》为吴惟华手写草书,竖排12行,满行25字。……[详细]
  小墩汉墓位于邗江区杨寿镇宝女村宝女墩汉墓东北500米。汉代墓葬,封土直径30米,高度3米,夯层厚0.2-0.3米,保存较好。封土墩周边曾有土坑墓发现,并出土釉陶壶、瓿、罐等。此墓可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女墩墓主人的陪葬墓。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油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经圩村蒋巷组。西汉早期墓葬,俗称“麻油墩”。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35米,高度6米,占地面积961.63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鼓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金槐村金槐小区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汉早期墓葬,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60米,高约8米,占地面积2826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帽儿墩汉墓位于邗江区平山乡朱塘村,扬子江北路与朱塘路交汇处东北角。汉代墓葬,封土底部呈“方中”状,南北70多米、东西60多米,占地面积4534.2平方米,在其上为圆锥形封土墩,高度10.5米,系人工夯筑而成。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
  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核心区,区域内有红园花鸟鱼虫市场、藏品市场、扬州盆景园等多种园艺体验区。游人可在这里进行园艺体验、休闲娱乐。置身于美景如画中,他们偶尔会想起这片花花世界的前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二十年前,小茅山垃圾填埋场建于扬州邗江区,用于处理扬州城区产生的大部分垃圾。随着城市范围逐渐扩展,垃圾场于1999年停止使用,简易封场后,这里废弃了近二十年。扬州在不断发展,小茅山垃圾场的所在地由城市远郊区逐步变成老城区和瘦西湖景区的连接节点。堆积多年的垃圾逐渐渗透入土,瘦西湖隧道施工的废弃土方形成了泥浆池。简易的防护措施下,垃圾气味阵阵发散,堆体有倾倒的危险,流质的泥浆存有不少安全隐患,废弃的垃圾场改造迫在眉睫。花都汇项目由扬州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公司总经……[详细]
13、扬州京华城 AAAA
扬州京华城
  扬州京华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据悉,扬州京华城中城是中国第一座全-产业城,是以国际领先的全-理念为轴心,以营造最适合的生态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是中国第一个以住宅群配合城市功能导向作为商贸新城中心的基础建设。在业种方面,京华城LivingMall全-广场有着令人称羡的全新业态组合。1F、2F的华漾百货主题馆,无论是店面设计,还是商美陈列上都独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格洛希精品廊,囊括了ARMANI、PRADA、BOSS等国际一线品牌,首次将来自法国、意大利的顶级品牌奢华与文化引入扬州;B1F的世纪联华,拥有家电产品、民生用品、生鲜食品等近2万种商品,以全新的形象与优质的服务带给顾客“新鲜、便捷、温馨”的购物体验;精心打造的JJ顽乐园,是小朋友在京华城的欢笑园、快乐园;全球第一大旗舰影城喜满客影……[详细]
运河三湾风景区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YunheSanwanScenicSpot),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观及休闲设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态人文景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20亩。景区规划建设以扬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线、以运河三湾风景区为核心,充分彰显水工技艺和运河文化,打造与瘦西湖相呼应的城市南部风景名胜区、体育休闲区和旅游度假区。2018年12月20日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在邗沟的基础上开挖南北大运河。如今的大运河,在2014年6月22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邗沟,1400多年前的南北运河大部分吻合,……[详细]
玲珑花界
  模宏大,气势雄伟,与五亭桥遥遥相对,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望春楼对岸的这组建筑叫玲珑花界,它以栽种芍药牡丹为特色。宋朝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欧阳修有过这样的诗句:“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二十四桥又名芍药桥。大家能够在春末夏初之时到扬州观赏早在宋代就有“甲天下”之美誉的广陵芍药。玲珑花界是广陵芍药的观赏之地。自古以来,广陵芍药就与洛阳牡丹齐名。古人把牡丹称为花王,把芍药称为花相。……[详细]
扬州莲性寺(法海寺)
  莲性寺在五亭桥南、白塔西侧,有一座距今1400多年历史的寺庙——莲性寺。该寺原名法海寺,又名白塔寺。建于隋末唐初,重建于元代,法海寺取意法海无边之意。“莲性寺”是康熙1706年南巡扬州时赐名。法海寺内壁画“经变画”,采用天然石料,根据观天量寿佛经的内容和故事绘画而成,是全国罕见的大型壁画。文革时期,莲性寺受损,破败不堪。1996年起,市宗教部门多次进行修缮,现已修复天王阁、大雄宝殿、山门殿等多处设施。始建于清乾隆清乾隆四十九年的莲性寺白塔,仿北海琼岛春荫之白塔,高28.5米,由十三天、龛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它是我国现存砖砌喇嘛塔为数不多的代表作。底层为方形台基,四周围有栏板。前置小台,台北及两侧皆筑阶梯,可以登人。基座中央是砖雕须弥座,每面各有3个小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图,辅以砖雕缠枝莲花。座……[详细]
  扬州文坛上流传的“冶春”——这个富有诗意的名词,源于清初顺治年间的红桥茶社。康熙甲辰春日王士祯赋《冶春绝句》二十首,在“虹桥修禊”活动中,冶春词独步一代。清康熙年间,著名戏剧家孔尚任题“冶春社”。乾隆乙酉年建冶春诗社,后屡经兴废,诗风流韵三百余载。 晚清时期,扬州以臧谷为盟主的文人学者继“冶春诗社”传统,发起成立了冶春后社。建社伊始,举行诗文酒会雅集,多集中在城内左卫街(今广陵路)花局巷之风来堂、南门城楼及教场惜余春酒肆。民国四年(1915),冶春后社建于徐园,结束了“社无定址”的局面。 民国十年(1921),康有为来游瘦西湖,小住冶春后社,极为称赏,并赋七言律诗《康南海先生辛酉六月再游扬州感赋》:崇墉仡仡是扬州,千载繁华梦不收。芳草远侵隋苑道,芜城空认蜀冈头。名园销尽负明月,文物凋……[详细]
鉴真广场
  唐朝高僧鉴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使者,曾在大明寺修行。 2013年底,位于平山堂路南侧,大明寺与瘦西湖老北门之间的鉴真广场开工建设,以纪念鉴真不畏艰难传灯扶桑的精神。 鉴真广场占地8500平米,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此配套小型服务设施,方便游客休息;二是起到环境改造的作用,在广场上竖立鉴真雕像,引导游客从此进入大明寺游览。 2014年4月,鉴真广场落成,其中,仿石群雕鉴真东渡引人注目。该组雕像由鉴真和他的六名随从组成,水浪、巨石成为点缀,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他们为弘扬佛学文化,不惜生命,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2015年4月,真石打造的鉴真东渡群雕取代原仿石群雕,新雕塑人物表情丰富,鉴真大师的雕塑面带微笑,气宇轩昂,充满艺术感染力。其他人物有的神情严肃,有的面带笑意,栩栩如生。该……[详细]
  双峰云栈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所谓“双峰”,当指蜀冈的东峰(观音山)与中峰(平山堂、大明寺);云栈,悬于半空中的栈道。双峰云栈系乾隆年间按察使衔程玓所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有如下记述:“双峰云栈在九曲池。旧有听泉楼、露香亭、环绿阁等名胜。其景胜处则在蜀冈中、东两峰之间。猿扳蛇折,百步百降,如龙游千里,双角昂霄。中有瀑布三级,飞琼溅雪,汹涌澎湃。下临石壁,屹立千尺。清乾隆年间,上建栈道木桥,道上多石壁,桥旁壁上刻御史高恒所书的‘松风明月’四字……” 2013年8月18日,作为16个城市重大项目之一和文博城建设的重点项目,双峰云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依据《扬州画舫录》在原址复建,重点突出山石、叠水、云和栈道四个要素。规划设计利用两侧的山石峭壁以及南北水域的自然落差,营……[详细]
20、宋夹城 AAAA
宋夹城
  宋代扬州城池依据战争需要,建有三城,即宋保祐城、宋夹城、宋大城。夹城在保祐城和大城之间,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宋夹城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城垣、城濠及道路形制保存良好。2009年,作为当年度文化博览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原址复建。项目用地被宋夹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近1000亩,项目内容包括恢复西面、北面和东面城墙城门,十字街,环城道,宋文化遗址陈列馆、遗址展示解读等。西入口为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3座城门中,西瓮城门和东瓮城门建有城楼,北城门进深50-60米、开间80米、高15米。宋夹城城门以宋代形制为参考,以双瓮城形式展现,其本身可作为景点出现,同时也是制高点,游人可登临感受古城情怀。城楼的建构均采用可逆钢架,内部空间可利用。随后两年,……[详细]